泌尿系统由肾脏、输尿管、膀胱和尿道组成。其作用是清除体内代谢的有害物质,维持恒定的机体内环境。
1.肾脏
肾脏是坚固的豆状器官,前后略扁,一左一右。它位于脊柱两侧后腹壁的上部。左肾上部与第12胸椎顶部水平,下部与第3腰椎上部水平,右肾上下与上部水平。它是第12胸椎的末端和第3腰椎的下端。右肾略小于左肾椎体高度的一半。
左肾比右肾稍大,且由于肾脏纵轴的顶部朝内、底部朝外,所以两肾的上极较近,下极相距较远。肾脏的纵轴与脊柱之间的角度约为30度。肾脏的一侧有一个凹陷,称为肾门,是肾静脉和肾动脉进出肾脏的地方,也是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地方。这些进出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围,统称为肾镜。从肾门到肾脏有一个较大的开口,称为肾窦。肾窦被肾实质包围,包含肾动脉、肾静脉、淋巴管、小肾盏、大肾盏、肾盂和脂肪组织。
左肾毗邻关系前部上部与胃底后部接触,中部与胰尾部及脾血管接触,下部与胃底部接触。与空肠接触。和结肠的左曲线。
右肾的毗邻关系上部与肝脏相邻,下部与右结肠弯部相邻,内缘与十二指肠降部相邻。
肾脏外缘凸,内缘凹,凹面中部为肾门,所有血管、神经、淋巴管均通过肾门进入肾脏,肾盂出肾。肾外。肾静脉在前,动脉在中,肾骨在后,可以说肾动脉在上,静脉在下。
肾脏表面由外到内分为三层被膜肾筋膜、脂肪囊肿、纤维囊肿。
2.膀胱
膀胱空时呈圆锥形,充满尿液时呈椭圆形。
膀胱底部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,是指膀胱底部内表面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,是肿和肿的常见部位。结核。
三角形的两端指向前方和下方,打开内部尿道开口。膀胱三角的两个后角是输尿管的开口处。膀胱壁由内而外由粘膜、肌肉、外膜组成。肌肉层由称为逼尿肌的平滑肌纤维组成。
3.输尿管
输尿管是一对扁平的圆柱形细管,平均直径为05至07厘米,顶部连接肾盂,底部连接膀胱。成人输尿管全长2535厘米,位于腹膜后,沿内侧腰肌前部垂直下降至骨盆。输尿管有3处狭窄。一根在肾盂和输尿管的交界处,一根是小骨盆的入口,最后一根进入膀胱壁。这些狭窄处是结石、血凝块和坏死组织容易沉积的区域。在女性中,输尿管延伸到子宫颈外并到达膀胱。
输尿管和膀胱的连接处有一种特殊的结构,称为valdel鞘,可以有效防止尿液从膀胱回流到输尿管。
4.尿道
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。男性尿道又长又细,从膀胱的尿道内口延伸到尿道外口,行进时穿过前列腺、膜和海绵体。
女性尿道粗而短,起于内尿道入口,穿过前部,连接前庭。